金文网 > 金文作品

中国书法全集之高古的商周金文

来源:金文网 2023-09-07 20:17:18 作者:金文君

昨天我们学习了甲骨文的来源,并知道了甲古文是因为古人敬畏天地鬼神,因而大小事物皆要占卜,甲骨文即多是殷人占卜的遗物,也叫占卜文字,甲骨卜辞,殷墟书契等等。

因其特定的历史环境,甲骨文的书风大多数都浑厚朴拙。而且甲骨文多是刻字,其线条也往往刚劲有力,中粗端尖,点画起止仍用方圆方法,直画中略有曲意,线条点画丰富多彩。

《》中提出的“六书”,即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等,都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。

如果把甲骨文当成民间的一种启蒙文字的话,那么金文则是王室重器上的铭刻,其字多为青铜器上的铸字。

因其一般铸的都是族徽符号或王室重器上的铭文,在字的风格上就与甲骨文的浑厚朴拙形成鲜明对比,金文表现出来的气势都较甲骨文雄浑、磅礴。

因为青铜器的出土,金文的研究也逐渐兴盛。近代学者对金文的研究更是集前代之大成。

如罗振玉《三代吉金文存》2卷,集中了所有可见古今铜器铭文;唐兰的《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》等,在判定铜器分期、考释文字、研究古文字方面都十分重要。

最早的金文是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族徽符号。一般铸于铜器腹内或颈部,底部,个别在肩处,最多铭文有数十字。

西周是金文最发达的时代。一般分早、中、晚期。

早期以族徽为主,字少有波磔,犹有商代遗风,但已有章法布局。中期相当于穆、恭、懿、孝四世,笔画均平,布局完整,端庄质朴。

晚期书法风格多样,各显风尚。

《天亡簋铭》释文:

乙亥,王有大礼,王望三方。王祀于太室,降,天之佑?王衣祀于不显考。文王事喜上帝。

文王监在上,不显王作眚,,不肆王作康,不克!讫衣王祀。

丁丑,王飨。大宜。王降,无丧爵覆壶。

唯朕有庆,敏扬王休于尊帛。

如《天之簋》,旦西周武王时期所作,铭文8行76字,其书凝练平直,笔画方圆兼备,大小相同,气韵流动于字里行间,金文本身圆浑凝重的特点已非常明显。

《大盂鼎》是西周康王时的作品,它是现存西周最大的鼎,腹内铭文19行,291字,字形长方,笔势圆润,字态生动,平静中又有变化,字距,行距布置精巧,端庄典雅。

上一篇:28年写上百首金文诗词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