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矢令方尊
西周早期段 昭王初年 通高28.6公分、重5.897公斤
傳1929年出土於河南洛陽邙山麓之馬坡。原藏劉體智(善齋)。
著绿號:JW-65-32;中銅000394
說明:傅1929年於洛陽馬坡同出方尊、方彝(與尊同銘)、簋三器,皆爲「矢令」所作,銘末均有「鳥丙冊」族徽,其器主「令」應是殷代遺族,世爲史官(冊,即作冊);殷亡後篇周人所用而居於成周。三器出土後旋即流散:《今簋》現藏於巴黎吉美博物館,〈今方彝》藏於華盛頓佛瑞爾美術館,《矢令方尊)會經劉體智收藏,後由容庚牵,以七萬元將劉體智善齋藏器一百又七器,售予傅斯年主持之中央博物院(時爲籌備處)。後轉入本院。
《令簋》銘中提到昭王后王姜,又提到「康宫」——康王之廟,可知時王應是康王之子昭王。
銘文:内底錯銘文10行188字(重文2字)。
大意爲周王命周公(旦)的兒子明保出掌「三事四方」,管理國家政務,統率卿士僚屬一即百官穗領,並宣命於成周一矢令協助明公(明保)上告祖先於周公宫、到成周洛陽發布「三事四方」今卿士僚屬、諸尹、里君、百工及侯、伯、子、男等諸侯。再至京宮、康宮用犧牲祭祀先王。祭後呈獻犧牲以饗周王。事成之後返回,明公赏賜亢師及矢令婴酒、金、小牛,以舉行祭,並嘱二人辅佐調僚友工作。作冊大令逐睛作此器,以彰明公美意,以作祭父丁禮器,以此恩賜皇揚亡父父丁之德。「鳥丙冊」是矢令家族與作冊官職的複合徽記。
書法:銘文10行,字形大小參差錯落,對比極大,鴻篇鉅製,等同《倚書》一篇。「蒼嚴高峻,惟西周之文有此氣骨。」(于省吾赞語)
188字的長銘,颇似後世密麗的端楷題記。上下左右字形繁密,行距接近,頗多筆畫跨行穿插,繁中有規整,與《今方彝)盖、器二銘相參,尤能見出其線條的轉折挺拔、構形的大小自然。銘末「父丁」(三見)、「寶尊彝」與族徽「鳥丙冊」諸字均刻意加大,似欲提醒祭典的誦讀者,於此處需特別強調。《矢令方彝》銘文較爲完整清晰,故附拓本於後,以供参考。
明日待续……